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应防止一哄而上
  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白皮书公布后,“一带一路”开始进入正式推进建设阶段。目前,各个地方正在编制方案,与这一国家战略进行衔接。虽然全国各地都被纳入这一开放战略平台,但显然各个地方都不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地方如何对接,怎样定位,成为颇受关注的问题。(4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与以往审批的规划一样,涉及多个地方发展的“一带一路”规划开始在各地发酵。如何避免各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哄而上,甚至进行恶性竞争,已经成为接下来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4月14日,上海方面表示,目前上海市发改委正牵头制定上海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总体规划,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金融办等部门都积极参与其中,正就有关工作进行思考和研究
  
  根据官方透露的信息,广东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规划也已完成,不久将对外公布。而在4月11日国家发改委官员与云南省发改委的学习讨论中,也就如何推动云南省进一步参与、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交换了意见,并就如何修改完善《“一带一路”建设云南省实施方案与行动计划》进行了讨论。
  
  不难看出,虽然国家也鼓励各地发展,同时也告诫一些地方不能太冒进,但地方能否抑制自身发展冲动也是个问题。因为区域发展水平、要素禀赋不同,实施“一带一路”规划决不能违背经济规律,遍地开花,必须科学规划、谨慎布局。
  
  而就在全国上下都热起来的景象中,也有人心存忧虑。国人对新项目总是抱有无比的热情,做事情容易一哄而上,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同质竞争、浪费资源的现象,这样也就容易产生新的产能过剩。光伏行业在短时间内从无到有乃至产能过剩,就是一个值得警醒的例子。
  
  “一带一路”是一个自上而下、由党中央和国务院顶层设计的重要发展战略,它不仅需要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共同推进,还需要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机构来指导和协调各部门、各行业、各地方的相关工作,才能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的弊端,才能更节省时间和资源,更好地推进这一战略。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的外交和经济战略,也是中国力图重塑国际格局的大战略,这个规划能否得到沿线国家认同,中国与沿线国家能否做好政策协调,仍存在变数。“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不仅产品要走出去,资本也要走出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人也要走出去,最终实现国与国的人心互通。
  
  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需要决策者的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执行者的耐心和细心。中国人热衷于搞运动,“一带一路”也有这种苗头。面对如此热闹的开场,地方政府都在跃跃欲试,无论区位、能力如何,都想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但希望不要一哄而上后又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