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紧固件企业“指路”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6日在北京闭幕。这次会议被认为是判断今年经济形势和定调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最权威风向标,因而受到各行各业高度关注,自然也包括紧固件行业。
  
  从报道来看,本次会议首先明确指出了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显然,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中国紧固件行业。
  
  产能过剩明显存在于紧固件上游行业——钢铁业。今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遭遇极寒,上市公司“失血”成为各行业之最。据统计,两市34家钢企中,前三季度14家出现亏损,合计亏损约183亿元;其余20家公司合计盈利不足152亿元,即行业整体亏损超过31亿元。亏损的原因就在于产能过剩。
  
  事实上,紧固件行业的低端产品,某些时候也存在产能过剩。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一些企业盲目投资,产品结构调整不及时,就造成了产能过剩。据说,紧固件行业有一个规律:每当市场出现旺销,紧接着必然出现产品饱和,随后就是压缩,接着又是一轮供不应求,企业再次大上产能,于是再次出现饱和、过剩。
  
  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及时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的企业,没有产能过剩之困;而一直围绕低端产品转悠的企业就会经常面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凸出表现是,产品销售不畅,造成一定积压,然后大打价格战。希望那些经常被产能过剩所困的企业,能够从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看到出路。(中国紧固件新闻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诸多问题的同时,也开出了解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会议指出,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也就是说,解决包括产能过剩在内的紧固件行业的诸多问题,唯一办法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我们通常所说的“转型升级”,实质就是创新。只有产品创新——生产高附加值、有“含金量”的产品,才能获得订单和较高利润;只有管理创新,才能降低越来越高的企业成本;只有营销创新、品牌创新,才能在国内外市场无所畏惧,大显身手。众所周知,国外紧企早已进入品牌营销、品牌创新阶段,而中国很多紧企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竞争状态。如何从产品营销走向品牌营销,值得国内紧企深思。
  
  坦率地说,很多紧企连起码的品牌意识、宣传意识都不具备,更别说进行品牌创新了。因此,中国紧企要意识到,“转型升级”包括多层意思,既包括产品升级、管理升级,也包括营销升级、品牌包装与宣传升级。老思想与旧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今后的市场竞争了。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除了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为广大紧企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紧企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在明年经济工作六项主要任务中,比如,夯实农业基础,就意味着农业机械对紧固件有一定需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意味着城市开发与建设依然向好,对紧企而言,基础建设(包括高铁、地铁、公路桥梁建设等)、城市建筑等领域对紧固件会有大量需求。
  
  另外,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紧企的资金需求等方面不会受到多少影响,而“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则有可能为紧企减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