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宁钢机:中国钢结构质量第一品牌
  这是最近10年笔者第五次走进位于宜兴张渚的这个企业——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沪宁钢机是我国知名的大型钢结构制造企业,也是目前国内钢结构企业首批获得开展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之一,曾参与北京鸟巢、国家大剧院等国内地标工程建设,先后获得鲁班奖20项、詹天佑奖5项等建筑领域重大奖项。
  
  步入沪宁钢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宣传画。画面的背景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下方一行文字醒目:质量、责任、荣誉。这个画面,就是沪宁钢机的真实写照和企业的灵魂。企业总部的办公室,与第一次来时别无它样,虽然厂区扩大了几倍。沪宁钢机当家人王寅大的办公室依然在4楼,要从楼梯爬上去,简朴的办公室里,放着一顶橘红色的安全帽。
  
  同上一次见面相比较,他显得更瘦,头发更少了;只是握手的力度一如从前,说话的语调依然是快人快语、铿锵有力;皱巴巴的工作服上,有些铁锈的痕迹,估计刚刚从车间过来。
  
  每一次见面,王寅大董事长都要如数家珍,把自己公司这两年的成果做一番简介。刚刚完工的人民日报大楼、正在建设的632米的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即将完工的禄口机场二期、江苏省大剧院、660多米高的深圳平安大厦、京城第一高楼,他都是简单提及,唯独,前不久钢结构工程刚刚竣工的贵州国家天文台项目,他眉飞色舞介绍了20多分钟。随着王董的思绪,看着他打开的一张张照片,突然感觉:这个共和国同龄人,把这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工程当成了自己的一个里程碑,如同前几年他带领自己的团队拿下国家体育中心、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T3航站楼、京沪高铁北京南站、青藏铁路拉萨站、广州塔那时一样。因为,这是国家荣誉。
  
  构筑起世界上最大射电望远镜设备结构
  
  看一眼初始的宇宙、弄清宇宙结构的形成及演化至今的过程,在天文学家眼里,大型射电望远镜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缺少的工具。FAST将为人类带来更大的宇宙观测空间。正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建设的世界上最大射电望远镜,将为我国天文观测事业翻开新的一页。
  
  在工地上有幸见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常务副经理郑晓年。他介绍说:FAST工程是由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十一五”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项目于2011年3月25日开工,预计2016年9月建成。环形支撑圈梁是FAST工艺设备中最关键的一步,在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中支撑起望远镜。环形支撑圈梁总长1500多米,环梁内圈直径为500.8米、总高56米、宽11米,包括50根格构柱。
  
  天文仪器设备的精密度是机器正常运作最基本的条件,对稳定天文观测起到关键作用。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形容天文观测精确度是最合适的。郑晓年强调:“环形支撑圈梁工程精度远远超出钢结构技术领域。我们告诫施工单位,每一项工程都是FAST这台精密天文仪器设备的一个部件。圈梁合龙是该工程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之后还有铺设面板、吊装等一系列工程,环形支撑圈梁工程完成是FAST工程的第一个里程碑。”FAST总体方案是为了实现我国天文观测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天文界提出要建造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它具有3项自主创新: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1.13% 资金 研报],实现望远镜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全新的设计思路,加之得天独厚的台址优势,FAST突破了望远镜的百米工程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郑晓年说,FAST将对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作出贡献,第一是索网结构达到抗拉强度在500MPa,第二是超大跨度构筑物精密度提高,这样高、精、尖的钢索结构对我国的钢结构技术及建造工艺一定会是一个提升。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天文气象会议开幕式上,国家领导人专门提起我国FAST工程,国务院、贵州省政府都非常重视。环形支撑圈梁是FAST主体工程之一,沪宁钢机干过很多国家级重大工程,如“鸟巢”等国家重点工程。但像FAST这样的高精度天文设备工程还是首次。FAST工程不是一个钢结构建筑,而是一个工艺设备,是一个精密仪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圈梁是我国射电望远镜中一个关键设备。环形支撑圈梁带圆弧的滑移对沪宁钢机也是一个很大挑战,包括焊接的精度,测量的精度,要求都是很高的。沪宁钢机为这个工程做了很多专用的设备,在工厂做试验,难度大、场地条件很差,工程又是交叉、并行施工,下雨天都用上,沪宁钢机在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是相当出色的,环形支撑圈梁是主体工程的重要部分,在FAST工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FAST工地上也见到了总监理工程师、北京中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江虹,谈了对环形支撑圈梁主体工程看法:“FAST工程同沪宁钢机过去干过的工程从体量上来看不算很大,但是技术精度、安装难度是空前的。首先,工程一大难点是施工场地条件差。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喀斯特洼坑圆型大窝凼中,山势陡峭。山体上安装50根像巨塔一样的格构柱非同小可,低的6.4米高的50.4米,其中有40根完全在垂直山体上。沪宁钢机面对如此恶劣环境作了充分的准备,6~8米格构柱采用整体机械吊装,地形差的用吊车散装一根根吊装上去,坡度再陡峭机械够不着的就用最原始、传统的人工扒竿的方法安装,沪宁钢机工人采用机械、半机械、人工各种方法化解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保证50根格构柱顺利安装完成,这充分显示了沪宁钢机的技术实力和沪宁钢机工人的高超技能。
  
  第二个难点是,直径500米环形圈梁有近1600米由50个分段组成,安装时间是2013年8月至12月底,整个安装在夏、秋、冬三个季节,沪宁钢机用了0.5秒莱卡DS30专用测量仪大大提高测量精密度。50个分段环形圈梁焊接是一个整体,不允许由于热胀冷缩造成圈梁的变形。为此每一个分段的焊接收缩预留量要经过严格的计算,要考虑焊接时的气候、温差等综合因素,一般焊接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可以说沪宁钢机对圈梁钢结构焊接有一套严格的工序。
  
  第三是环形圈梁高空滑移顶推。一般滑移在桥梁上用的很多,直线滑移就几个点可以同时顶推。但这么大圈梁钢结构有6个顶推点不能同时顶推,内外侧各点顶推要经过严格的计算,保证整个圆弧同部前进。从开始时4天半一分段圈梁滑移,到两天一分段大大缩短工期。沪宁钢机经过大量的计算并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施工方案很精细。沪宁钢机在施工现场有三个大胎架对圈梁进行散件拼装,圈梁宽11米高5.5米,圈梁落架时要进行径向滑移2.5米,为了保证圈梁的重心同格构柱重心垂直,在滑移过程中速度控制很讲究,防止重心不稳侧翻的危险,所有这些都是在离地50多米的高空进行。这个工程的焊接大部分是球形接点和高强螺拴,沪宁钢机的螺拴穿孔率达100%,焊缝80%是一级,合格率100%。现在要做的是圈梁内侧下部耳板有150个球,它是索网与圈梁交接处一个很关键的部件,既是受力点又要十分精确地安装。这个部件的难点也是精度问题,索塔的海拔高度在1108米,窝底海拔高度是834米,高低差200多米,而在500米直径的大圈梁范围内它的精度在5毫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沪宁钢机如何在此项目上实现自我超越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长、FAST圈梁工程项目部执行经理李林元所说,我们干工程首先是要有责任心,要对业主负责,要讲诚信。这个工程总体还是比较大的,从构件加工、制作到运输安装都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地理环境。公司接到任务后到现场了解道路情况,对运输线路、安装场地进行勘察,因为喀斯特地形十分复杂,可供作业的场地及其有限。为此,我们公司编制四套施工方案,从投标方案到实地施工需要不断优化。在山势陡峭周边尽是悬崖峭壁的施工条件下,我们还是提前完成了业主交给我们的任务。
  
  李林元介绍说,FAST环形圈梁工程同样如此,尤其是每个圈梁分段长度在30米~34米左右,圈梁节段最大重量约70吨。我们设计的高空圆弧倒扣式滑移安装系统圆满解决了圈梁安装,现在看来是成功的。他还说,这个工程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无法形成环形连续且有足够宽度的吊机通道,因此常规的大型履带吊、汽车吊、大型塔吊均被排除在场安装机械的选择之外。运输路况是“山高、坡陡、路窄、弯急”,其中180度急转弯有数十余处,90度急转弯有近百处,路的一侧紧邻陡峭山坡,另一侧紧贴悬崖,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第一次进山,在山路上很多人都是下车几次呕吐。我们对构件运输车辆的选择、货物装载、捆扎的要求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运输车辆必须采用箱式货车,避免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构件偏位,导致车辆重心不稳。装货时构件在车上需绑扎牢固,保证货物的重心在车辆的中心位置。可以说,我们沪宁钢机在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为了工程质量考虑再三不留一点遗憾。
  
  郑晓年最后深有感触地说:“环形支撑圈梁工程沪宁钢机提前两个月零20天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工作很讲效率,在上百家合作单位中我们对沪宁的评价最高。现在看来当时评标时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沪宁钢机不愧为‘中国钢构第一家称号’。希望沪宁钢机好好总结在工程中产生的专利,为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发挥作用。FAST与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 305米射电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FAST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高灵敏度射天望远镜它建成后,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天文设备的地位。”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环形支撑圈梁顺利建成,又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对建设工程质量高精尖的孜孜追求,同时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窝状洼地有利于球面望远镜的建设,多山的地形也可以屏蔽人为信号干扰,但这也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最终沪宁钢机还是高质高效地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在支撑圈梁顺利完成合拢仪式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这样赞誉企业。
  
  沪宁钢机:把中国钢结构做成艺术精品
  
  1982~2014年,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宁钢机”)走过了30年,从太湖之滨江苏宜兴的造船厂跻身到全国顶级钢结构企业之列,他的引路、激励与身体力行——沪宁钢机掌舵人王寅大、“当兵出身的实干家”书写了这个企业发展的一个奇迹。
  
  沪宁钢机,这家颇有历史渊源的钢结构企业,其前身与中国近代重工业鼻祖江南造船厂有着渊源关系,后又与南京水泥设计院密切合作。江南造船厂所在地上海简称“沪”,南京简称“宁”,该公司曾既从事钢结构制作安装,又制造机械设备,故得名“沪宁钢机”。
  
  “当兵出身的实干家”王寅大,带领一个乡镇企业发展成我国钢结构行业顶尖企业,率领沪宁钢机打造了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国家网球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人民日报新大楼、国家天文台、凤凰卫视传媒国际中心、上海中心、广州塔等国家品牌钢结构工程,而且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成为众多钢结构企业学习的楷模。无数次站上荣誉奖台,众人已经习惯对他奉上掌声和鲜花,赞叹、欣赏沪宁钢机的杰作,在这些背后,王寅大和沪宁钢机经历了多少风雨,走过多少坎坷之路,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明了。
  
  工厂起步之时,王寅大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上级领导派他筹建造船厂,通往厂区的桥梁不通,采购的大型设备在船运过程中掉进河里,他不畏严寒,跳进水中;创业初始,100吨的履带吊车陷在污泥里,他冒着生命危险,钻进吊车底下塞石块填料;人手不够时,他亲自通宵干起吊装工人;在承担国家重点工程—秦皇岛三期工程时,他去车间巡查时一块破碎的砂轮片飞砸入手臂肉里很深,伤至骨头,他去医院动手术,纱布一包吊着手臂又出现在车间里……就是这样,他带领沪宁人一步步从微小到强大,从平凡到卓越,从逆境到扬帆。这也是王寅大的不同之处,在身处逆境时,他没放弃自己的追求;在艰难困苦中,他越发具有斗志。在上下求索中,他时刻准备着。当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未吹遍神州,王寅大已经看到了曙光,抓住了等待已久的机会。王寅大和他带领的沪宁钢机立志要给整个建筑业带来巨大震撼。
  
  30年来,沪宁钢机的产品、技术一直以与国外船东、国外大型承包商和国内造船、机械大型企业合作为主,在产品质量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怪乎一位专家说,“目前世界上大型钢结构做得最好的是日本,沪宁钢机已经达到并且超越部分日本企业。”
  
  2008年7月8日,中国建筑[-1.01% 资金 研报]金属结构协会授予沪宁钢机“中国建筑钢结构质量第一品牌”称号。在授牌仪式上,王寅大作了题为《站在国家荣誉的高度,树立民族品牌,打造精品工程》的讲话,他说,“这是对沪宁钢机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沪宁钢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期望。我们深深感到肩负的重任和压力,将百倍珍惜这崇高的荣誉,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不断攀登新高峰,打造世界一流的质量精品。”
  
  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新台址、首都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京沪高铁北京南站、天津西站、武广高铁广州南站、长沙南站、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电视台新址、广州新电视塔、广州珠江新城西塔、上海卢浦大桥等,这些闻名于世的重大工程,均与沪宁钢机结缘。
  
  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和带领企业
  
  面对社会给予他的“企业家”称呼,王寅大说,“我算不上什么企业家,我一个人怎能成家?‘企业家’就是要使企业成为所有员工的家,是温暖、同甘共苦的家。这个大家庭连着几千个小家庭,只有小家安定了,大家才能安心工作。”朴实的话,却透露出真理。
  
  30多年来,王寅大始终保持着创业初期谦虚、低调的行事风格,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以及改变不了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多少年了,也改变不了他年轻时一种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他在部队多次立过三等功、嘉奖令,曾被评为全团唯一的闲不住的铁人式的标兵,他曾为坑道打筑突击三天三夜不下山,坚持奋战至累倒在工地上,被战友抬着下山;坑道作业时发生塌方,他冒着生命危险和不断砸落的石头、泥块,冲进塌方区,把已倒在风钻旁的的战友背出坑道。他的人生观始终体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风范。同时,他对工作刻苦认真,部队退伍后他曾主持杂交水稻的制种科技工作,创造了单产465斤的全国第一杂交制种的奇迹,该项目在当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无论是工作、生活、个人作风各方面,都要走在人的前面,不要被别人背后戳脊梁骨!”除了商务接待需要,平日里人们几乎看不到他出入酒店和娱乐会所,一日三餐在食堂解决,下班后在路上行走散步,默默无闻、心地磊落,这已成为属于王寅大的独特风采。他简易的办公室里,放置一块已保存20多年的字匾——“人到无求品自高”,就是他一生的最好写照。
  
  在人才问题上,王寅大则显得“大方过了头”。他常说,“培养优秀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业内人士都知道沪宁钢机下属只有几个分公司、几个设计所,但却拥有强大的设计研发团队,年深化设计能力达50万吨。现在,沪宁钢机拥有300余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博士生等高级人才90多人,从业5年以上的员工占80%以上,10年以上的员工占60%以上。在设计人才构成方面,沪宁钢机的做法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为社会上招聘的硕士、博士等专业设计人才,三分之一是直接从学校招聘的本科生,还有三分之一,是从一线工人里精选出来,到学校深造,学成后充实到设计队伍中来的,因为,他们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钢结构的技术含量比传统结构高,砌砖工人与钢结构的焊工有着很大差别,培养一名合格的焊工或铆工,在沪宁钢机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时间,他们不但接受公司内部培训,还要到日本等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培训。目前,沪宁钢机已先后培养了800多名具有大中专文化的全能型高级技术工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60%。这些全能型高级技术工人,既能熟读图纸、操作计算机数控系统、编制程序,又会熟练装配、焊接、车、钳、刨、磨。还有一些资深员工有20多年的焊接经验,其中一位焊工持有11张上岗证书,里面不乏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书。这些技术工人,已经成为沪宁钢机承接国内外高难度钢结构工程的顶梁柱。为方便管理,这些技术工人一律持证上岗,并建立焊工档案,考核内容包括焊条用量及焊接量、一次合格率和返修量。他们,就是王寅大的底气,是沪宁钢机敢于向国外公司叫板的魄力和筹码——沪宁钢机人的身上,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自尊和爱国主义的情怀。